論文寫作-述評

述評
述評是一種對學科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進行論證、預測的導向性文獻,由於述評作者在本學科的權威地位,所以它對學科發展的預測一般是較準確的。述評文獻對學科的發展通常應起指揮捧的作用,可指導科研人員確立科研課題,預測新的學科生長點;可為有關科研管理部門確定方針、政策,確定科技發展方向和製定規劃時提供參考。
述評所分析的基礎資料包括兩部分,一是最新的醫學文獻,包括會議消息;二是目前國內及本地區正在進行的該項科研工作的最新研究情況(有些可能還未見於文獻報導)。在預測學科發展及本專題科研方向時,要注意結合國家有關衛生政策及科研投入重點等。
述評不同於報導科研成果及臨床經驗的論著及臨床總結,也不同於對某一問題在一段時間內的研究現狀、發展情況或推廣應用情況的綜述。述評需要用相當多的篇幅對課題的理論意義、可能應用範圍、優缺點等作比較全面的評價。
述評稿一般可分以下七個部分來寫,即前言、發展歷史、現狀分析、預測方向、改進意見、結束語、參考文獻。在前言中主要闡明本選題的基本情況,說明本選題在當前醫學科學發展中的重要性,還可以簡要說明述評內容。發展歷史應以時間為序,敘述各個階段本課題的主要發展情況,特別是重大進展階段是在什麼條件和背景下發生的,特點是什麼。國內和本地區對該課題的研究歷史也應簡單介紹,進行橫向對比。現狀分析要著重闡明國外及國內主要成就、現有水平、目前發展特點。關於國內和本地區情況,要對現狀、水平、條件等進行具體分析,對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加以評論,這是述評的重點。在預測部分裡,可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,指出可能發展的幾種方案及預期投入和產出效果,對其利弊進行比較。建議部分主要寫明希望有關科研管理部門重視的理由,發展某項新技術、新產品等的途徑、步驟和政策、措施以及應注意的若干事項。結束語可以概括述評的主要結論,也可寫正文未盡之言,以結束全文。
寫述評時應注意以下幾點:不要將述評與自已的某一項具體工作混為一體,也不要寫自已的經驗總結,否則文章會變成既非述評又非科研報告,也不是臨床總結。述評是客觀資料與主觀推斷融為一體的科研工作表現方式,寫述評前一定要深刻理解最新參考文獻,了解最新的科研動態,並形成自己的論斷。 ?堅持材料與觀點的統一,避免材料介紹過多而評論太少,或具體根據太少而議論過多。 ˉ述評裡介紹國外情況時要面向國內,介紹過去和現在的情況時要以現在為主。 °要注意科研與臨床可行性及經濟效益的統一。要多從可推廣性和臨床可行性方面提出估計和措施。 ±提綱挈領,突出重點。關鍵處細談,一般細節簡略。比較是通過分析來進行的,不要簡單地摘抄、羅列或照抄原文

留言